福建省海洋藻类活性物质制备与功能开发重点实验室在近岸沉积物中可培养放线菌资源获取方面取得新成果

发布者:蔡英卿发布时间:2021-07-05浏览次数:1298

     福建省海洋藻类活性物质制备与功能开发重点实验室、OD体育官网登录入口海洋与食品学院在近岸沉积物中可培养放线菌资源获取方面取得新成果。研究结果以“A simple culture method enhances the recovery of culturable actinobacteria from coastal sediments(一种简单的提高近岸沉积物中可培养放线菌资源的培养方法)”为题目,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期刊2区,Journal IF=4.2)。

                               

  

1. 利用4种培养基从泉州湾3个典型生境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放线菌类群

     放线菌(Actinobacteria)是一类好氧,高G+C含量的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因放线菌能产生丰富多样的次级活性代谢产物而备受关注,如抗生素、酶制剂等。近岸沉积物中蕴含着丰富的海洋微生物资源,是人类开发利用的宝贵财富。然而绝大多数的微生物仍然未培养(uncultivated)。那么如何获取微生物资源是人们一直关注的重点问题。

     本研究从201810月开始,利用一种用纯水提取沉积物营养物质制作培养基(简称为WEM),从泉州湾近岸3个典型生境(互花米草生长区、牡蛎养殖区、洛阳红树林保护区)沉积物样品开展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及保藏工作。结合另外3种培养基(MBMEMSCA),共分离保藏1000多株细菌,可分为390个基因型。其中约4%菌株为潜在新种或者新属,有待于分类鉴定。分离的放线菌类群共138株,分布在6个目、24个属,62个基因型;用SCAMBMEM共分离得到31株,25株、2株放线菌,而用WEM分离到80株,分布在5个目,14个属,42个基因型,显著提高了放线菌类群的分离(图1)。通过可培养类群与MiSeq16S扩增子获得细菌类群的进行比较,发现泉州湾近岸沉积物微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并且绝大多数的放线菌类群仍未培养,为后续放线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支撑。

    OD体育官网登录入口海洋与食品学院、福建省海洋藻类活性物质制备与功能开发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海洋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与鉴定工作主要由16级海洋技术、17级海洋技术10位本科生共同参与完成。本研究得到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支撑项目(2019KJ25) 及福建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20J01789)资助。(黄兆斌 供稿)